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新闻宣传如何接地气

  发布时间:2017-12-28 15:54:10


    避免“自说自话”,需要我们改变观念,转变作风,变换视角,撰写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服务于群众。

    司法宣传的目的是全民普法,教育广大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秩序,让群众了解法律,懂得以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目前各级法院新闻宣传的缺点在于,新闻味较差,形式较呆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与其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新闻含量较少,很难走进普通大众。

    古人讲,“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现阶段,人民法院工作的理念在更新,法院改革速度在加快,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这些不断变化的理念和措施,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形象,鼓舞士气;另一方面是要将这些法律思维、法治思想推之于众,接受其更广泛、更高层面的评价和检验,有利于我们把工作持续向前推进、向上提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

    避免“自说自话”,需要我们改变观念,转变作风,变换视角,撰写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服务于群众。

    要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力宣传人民法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措施。要深入阐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牵动全局的决策;要进一步阐述人民法院在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新型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外经外贸等各方面的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要围绕深化法院改革,大力宣传法院改革的目的、意义、方法、途径;要大力宣传人民法院如何改进当前工作中与人民群众的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推进司法公开、方便群众诉讼、节约诉讼成本、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方式方法;要大力宣传立法精神、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要搞好对婚姻法、行政处罚法、合同法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观念,提高他们参与诉讼的水平。

    要让读者愿意看你的新闻报道,喜欢看你的新闻报道,能从你的报道中得到知识、经验、教育,这就需要了解他们的需求。现阶段,群众对法治的憧憬、对法律知识的企盼和遇到的纠纷涉及的法律问题,就是当前新闻报道需要着力关注的问题。要写出好的新闻报道,就要以平民视角,以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关注群众生存状态,服务群众生产生活。要多到审判一线去,到基层法庭看看,到社区走一走,去居民家中坐一坐,挖掘法官身上的亮点,办案过程中闪光的细节,询问群众对法院、法官的要求,为他们排忧解难,撰写群众喜闻乐见的稿件。

    只有“接地气”,才能写出“活”的新闻,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新闻报道要告诉群众如何参与诉讼,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告诉他们法院审理案件的具体程序、证据如何采用、裁判理由来自哪里,如此,无疑会使法院的司法活动更加公开透明。

责任编辑:杨青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

您是第 963565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