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好的请稍等,我帮您看一下。”
这是洛龙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值班导诉员挂在嘴边最多的两句话。自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洛龙区法院大力推进导诉分流作用,将“为民服务解难题”这一目标落到实处,不断提升队伍专业化、实现导诉全程化、推进导诉内容丰富化,为当事人提供热情高效服务。
早上8:30,立案大厅的玻璃门准时开门,导诉员小苏已提前在岗迎接这一天的来访群众。
“同志,我要申请立案,应该咋走程序呢?”刚“上岗”不久,小苏就迎来了第一位当事人王阿姨。经过一番沟通,小苏了解到,2020年1月,王阿姨的家人因为交通事故受了伤,肇事司机一直拖欠着医药费,于是王阿姨准备通过法律手段索要赔偿。
这是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小苏带着王阿姨在取票口拿了张排队号,告知她在休息区等候叫号。鉴于该案法律关系明确、案件事实清楚,小苏建议她先尝试双方调解,避免付出不必要的诉讼成本。
还没来的及回到服务台,小苏就被另一位当事人拉住,“小姑娘,你帮我看看起诉书这样写对不对?”拉住小苏的是一位40岁左右的男性。详细了解情况后,小苏领着当事人参照等候区服务台上提供的起诉书格式进行对比检查。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小苏和另一名导诉员小陆帮助当事人复印材料、排号取号、引导当事人到对应的窗口、帮助当事人分析诉讼风险等等。
小陆说:“导诉员的工作难度不大但是内容很杂,每个当事人的需求都不一样,这很考验导诉员的耐心。”为提升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效率,增强当事人服务感知,该院通过服务场景演练和定期培训学习等方式持续增强导诉人员专业素质及服务水平。并结合网上立案、智能诉讼服务终端、诉状自助生成一体机等电子化渠道,鼓励并引导当事人通过自助渠道办理诉讼业务,有效减少当事人排队等候时间。
同时,诉讼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当事人采取非诉解决方式。对于法律关系明确的民间借贷、赡养抚养纠纷、离婚纠纷及法律规定需先行调解的案件,通过导诉台,引导当事人调解,将案件随机分流到该院特邀调解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时间及成本。
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法院直接面对当事人的第一窗口,承担着立案引导、告知当事人应当提交的诉讼材料和手续,为当事人解答相关法律问题等职责,在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该院将进一步深化诉讼服务模式转型,加强导诉分流作用,持续推进人民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