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民法典来啦 | 家长快来看,民法典将这样保护您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07-10 09:10:27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部法典,民法典从编纂到颁行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我国民法体系进入新的阶段,我国公民民事权利保护开启新的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它关乎到每个人的生活

    胎儿能够继承遗产吗?

    不满八岁的熊孩子拿父母手机偷偷充值数万元网络游戏币,

    父母发现后可以要求游戏平台返还吗?

    父母确诊新冠肺炎被隔离,

    孩子独自在家谁来管?

    这些问题在民法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啦~

    下面,小编就带你看看

    民法典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民法典对孩子各阶段的权利规定

    胎   儿

    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民法典在总则编“自然人”章节中,明确胎儿享有部分民事权利能力,将个人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了胎儿时期。

    八 周 岁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并且,其实施的超出其年龄、智力范围的民事法律行为,并不必然导致无效,而是属于效力待定,如果事后得到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则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即使是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也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通俗的说,八周岁以下的小孩儿干啥都不算数;八周岁以上的小孩,就可以“帮家里打酱油了”。

    十 六 周 岁

    第十八条第二款: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 八 周 岁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第一款: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下面来看具体小案例

    “熊孩子”拿父母手机给游戏充钱怎么办?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拿父母手机进行的充值、打赏等行为是无效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或追认才有效。

    父母确诊新冠肺炎被隔离,

    孩子独自在家谁来管?

    第三十四条第四款: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对监护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体现了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明确了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的职责,也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这一理念的彰显。

    父母离婚孩子归谁

    满8周岁子女有选择权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二款: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以上规定八岁的孩子有权选择父母的权利。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不再是家庭生活中的“附属品”,真正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法律赋予了八岁孩子选择家庭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对于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重要价值。

    未成年遭受侵害

    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后因其处于未成年阶段不能及时行使或者不能独立判断是否要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当受害人成年后自己决定寻求法律救济,却往往已超过诉讼时效。《民法典》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将行使该项权利的诉讼时效起算点规定为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从而有利于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在其成年后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弥补当前诉讼时效在未成年人保护上的不足。

责任编辑:楚梦    


关闭窗口

您是第 9634566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