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可以抹去心灵的伤痛,但有些伤痛即便历经多年甚至一辈子都无法令人忘却,尤其是那些可以影响一个人命运的事情,它们无法被人轻易从记忆的相册中抹去,也不能轻易忘却。因为那里面已含了太多的希冀、痛楚与激励。我今天回忆的就是发生在我生命历程中那件无法忘却也不能忘却的往事。
那一年我十六岁,也是我参加有生以来第一次可能影响今生命运的考试——中招考试。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带着全家人和倾注多年心血的老师的嘱托,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参加那次决定今后人生命运的中招考试。说这次考试神圣,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农家子弟来说,考上中师或中专就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就可以吃上商品粮,就可以在毕业后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作,就可以端上许多人都梦寐以求的“铁饭碗”,而这对一个出生于农家的我来说无论多么夸大它的意义都不足为奇,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在当时还没有吃上白馍馍的我那贫穷而又落后的乡村。
童年的记忆是单调而快乐的。我于一九七四年五月出生于豫西一贫困的山区县农村。在经历了太多的运动之后,我那六七百口人的村子一片破落。每年分到手的口粮是不足百斤的小麦,几蛇皮袋红薯干,玉米等杂粮,这对于我们这个八口之家来说,维持吃饭都是个大问题,更不用说是饱肚皮了,住的是就地取材的石头房子,乡亲们每早排着队在村里自挖的井里担水,不知电为何物。孩子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在三月三日吃上妈妈煮的两个鸡蛋,和过年时穿上一件新衣服。唯一现在还能记住的就是有一年村里杀猪每家分到几斤肉,吃得同伴们都撑破肚皮了,当然大人们是舍不得吃的,肉要留着招待客人用。
后来,生产队解散了,责任田分到了各家各户。乡亲们憋足了劲起早贪黑在地里忙活,小麦除了上交公粮比以前多了些,吃杂粮可以吃顿饱饭了。八岁时,我和同伴们进入了村里办的小学开始上学了。由于受父辈们影响,我小小年纪都没闲过,去地里除草,割草喂牛,帮大人们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完成作业后能捉个迷藏,游个泳就是最大的乐趣了。孩子们天性是快乐的,即便贫穷也阻挡不住天真的生活。考试下来发个奖状,发支铅笔和小本就可以叫嚷着让妈妈煮个鸡蛋作奖赏。
小学毕业时,我以全村第一名成绩考入了乡一中,又开始了异地求学的艰辛生活。离家几里地的学校,每天都跑着回家吃饭,一天三顿饭花在路上得两个多小时。好天还行,冬天就只好用塑料布包住脚,姑且让脚少湿点。五六里地的土路十五六分钟要跑回家,三五分钟扒过饭又要赶往学校跟上上课,即便这样,我仍然在全校同级二百多名学生中名列前茅。我在家排行最小,姐哥早已结婚成家,父亲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姐哥都在农村,分家另过日子都很艰辛,也帮不上我们什么忙。父亲六十多岁了仍不停劳作,耕田喂牛,本来就瘦小的他背也驼了,加上患有严重的哮喘病,使得他连行路都大口喘着粗气。但他不舍得买药,为的就是给我交学费。他常对我说,咱家世代为农,加上家里男丁少,在村里受人欺负也不敢出声,一定要争口气考上学,我也听在心里。我在初中时曾听说我哥打的宅基地让邻居有势力的人在里面挖土建房用,父亲找人论理人家却恶语相加,这使我深受刺激,更使少不知世事的我从此倍加努力。初中三年级我几乎是在拼命,每天早早第一个到校,每晚自习最晚离校,借别人复习资料整书抄下来再学习,政治历史等书都是合上书一背到底。星期天假期去地里帮父亲干农活,割草喂牛,夜晚再复习好功课,为的就是能在中招考试时一举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九九零年的中招我以四百一十八分总成绩名列全乡第五名,高出中师中专线四十多分。填报志愿时,由于分数还没出来,同村的班主任老师怕我考不上,把我报的中专改成了中师,因那时中专竞争激烈,谁知分数下来后老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接下来面试在市第一师范学院进行,我也顺利通过。回到老家之后则是幸福而又焦急的等待,终于乡教办通知说县教育局已将档案寄往市教育局,不出意外的话就会被市一师录取,听到这一消息,我经不住流下了热泪,为日夜操劳的父母,为流了这么多年汗的自己,为那些培育我多年的可敬的老师们!我知道这可能意味着什么,在全村我是同伴中唯一一个考上的,在全乡也仅有六个同学,在全村为数不过十人的商品粮中,我也将会成为其中之一。同村人见了父亲总是笑着说,你孩子行啊,该吃皇粮成公家人了,以后就有希望了。老爸的腰也直了许多。我感到幸运之门终于即将被撞开。
然而,这一切还仅仅是开始,全乡其他五位同学已领了通知书,可我的录取通知书却迟迟没下来。去学校问时,学校说接县教育局通知,我已被取消录取资格,因为有人举报我是复习生,在那时复读生是不能被录取为中师或中专生的。我一听这消息不禁悲愤不已,初三时我因病休学近一年,我没有复习过!父亲听说后老泪纵横,这是我见他唯一的一次流泪,他老人家目不识丁,亲戚中也没有有头脸的人,没办法,只好找我上过高中的堂哥去县教育局问个情况,到县教育局问人家不多说,只说有人举报就取消录取资格了,让我们去市里问。到市一师学校说本来通知书已发往市教育局,但最近又被市教育局通知说不让录取。我们又跑到市教育局,人家拿出一张盖有县教育局红章的稿纸材料,上面只有了几句话,说我系复习生,按政策应取消录取资格!我们质问市教育局为何不下去调查核实就把我的通知书扣发,人家说让我们去找县教育局问情况。又回去找县教育局,人家工作人员极不情愿说什么,只说有人举报就取消了录取资格,这是市里决定的!问来问去没有什么结果,只有回家了!我现在都记得当时家里的气氛:悲痛、愤怒、无奈!我没有复读却被取消录取资格,而和我一同考上的有四个同学均为复习生却被录取了!我第一次感到社会的不公平!第一次感到权力的可怕,它能轻易将一家人多年心血换取的希望击得粉碎!这种切身的体验直到现在想起仍不能自己!
后来我读了高中,又进了大学,毕业工作后又考取了兰州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之所以这样矢志不移,就是受到那次刺激,我不相信命运会如此不公,只要努力奋斗,肯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但为了这成功我却流下了常人难以理解的代价和汗水。这不是三两句能说完的。学习完法律硕士学位后有幸参加省里的法院工作人员统一招录考试,以优异成绩进入了法院的大门。现在想来,虽然那时已颁布了行政诉讼法,但在那时有几个农村人懂得法律,尤其是民告官的法律,更不用说少年时代的我了!在权力不受监督的时候,权力滥用不可避免。因为亲身体验过行政权的恣意,我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门选择行政法作为研究方向,想当时几行钢笔字一个红章就改变了一个人半生的命运,没有什么正式的处理决定,也没有直接通知我,更谈不上什么权利告知了!
弹指一挥间,十几年过去了!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我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健全的法律正规范着人们特别是政府的行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目标载入宪法,建设法治型政府成为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人民的权利越来越受到法律的保障,权力的监督也日益受到重视,相信乃至信仰法律的人越来越多,法治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这个朝气蓬勃的年代!虽然少年时代的伤痛无法忘掉,但更重要的也还是我不能忘掉!尤其是在行使权力之时,更要想起,说不定一时的疏忽会改变另一个的命运,尤其在决定一个人人生航向的时刻,用权更要慎之又慎!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更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侵扰,坚决维护法律公正。惩恶扬善,匡扶正义,这些文字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只有在有切身感受时才会感觉到它们的重要意义。而我正是由于那次彻肤之痛才选择了法律,才选择了法官!当然不是每个受到不公待遇的人都能学习法律,这更要求我们法律同仁严于律己,明法修德,为实现共同的信仰——公平正义而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