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民法典来啦|说说民法典里的自助行为

  发布时间:2020-08-21 09:31:33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部法典,民法典从编纂到颁行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我国民法体系进入新的阶段,我国公民民事权利保护开启新的征程。

    吃“霸王餐”的顾客不付钱想要开溜,

    店主能不能扣留对方的财产?

    抓到偷拿超市商品的扒手,

    商家能否先扣下他的财物,待警察处理?

    下面小编带你在民法典中找答案……

    法  律  规  定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  条  解  读

    实施自助行为的前提:

    (1)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

    (2)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3)不超过必要限度,超过必要限度的构成侵权行为。

    采取措施的限度: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

    采取措施的方法:

    扣留侵权人财物等合理措施。

    风险提示:

    1

    行为一定是受害人基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实施,这就要求自助行为实施者应当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受到侵害的必须是合法权益,赌债等违法利益不可适用此条款进行“自助”。

    2

    自助行为实施之后要第一时间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最终“侵权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须由公权力机关介入认定,各方行为的认定和处置须由公权力机关实施,这点容易被受害人忽略,须重视。

    3

    民事自助行为行使的界限是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限于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条文中还明确规定,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此提醒权利人一定要在自助行为实施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理性”,以防止自助“过当”,造成不必要的侵权。


关闭窗口

您是第 963456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