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耄耋老人诉离婚,法官上门助解忧

发布时间:2022-04-01 08:56:28





    “李法官,您为了我爸妈的案件好几次加班忙碌到晚上八九点,每次听到孩子给您打电话喊着找妈妈,我心里真的又感激又内疚,能有您这样敬业负责的好法官办理我爸妈的案件,是我们家的福气,请您收下这面锦旗,感谢您!”

    2022年3月,当事人子女为洛龙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李芳送来一面写有“柔情睿智执法  昼夜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以感谢她成功调解八十岁父母离婚官司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本期我为群众办实事,邀您走进洛龙区人民法院,看耄耋老人诉离婚,法官上门助解忧。

    案情回顾

    张奶奶和白爷爷从同学到恋人再到夫妻,相互陪伴走过了57年,共同育有一子一女。白爷爷负责经营生意,张奶奶负责养育子女,本应富足、幸福的家庭,却因经济问题导致二人摩擦不断,感情出现裂痕,无法继续共同生活。

    耄耋之年,张奶奶向洛龙区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与白爷爷解除婚姻关系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送法上门为老人解忧

    洛龙区人民法院受理立案后,将本案交由民事审判庭庭长、员额法官李芳承办。在详细阅读卷宗了解案情后,考虑到原、被告双方均年事已高,李芳希望在子女的参与下能够将二老的积怨春风化雨。但万万没想到,在开庭的现场,老人言辞激烈、针锋相对,没有丝毫妥协让步的意思。为了不让亲人变仇人,李芳决定通过分开调解-找到突破口-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方式做二老的思想工作。

    庭审结束后,李芳单独约两位老人拉家常、聊生活。面对着温柔和善的法官,两位老人说出了心里话。

    张奶奶说:“我一辈子为他生儿育女,照顾家庭,每天围着三尺灶台转了几十年,可我得到了什么呢?得到了他的轻视!他觉得家里的钱都是他挣的,没有我一丝一毫的贡献,不仅当着孩子们的面诋毁我,还背着我偷偷转移资产,我心寒啊闺女!”

    而白爷爷说:“我为了厂子能多一个订单,在外面对人点头哈腰,喝酒喝到胃出血,现在老了落下一身的病,我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她在家就干干家务,带带孩子,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我哪里亏欠她了?老了老了还要离婚,要分钱,那钱以后不都是孩子的!丢人!”

    听了两位老人的话,李芳察觉出两位老人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全职主妇家庭贡献值看法的截然不同,张奶奶认为自己虽没有外出工作,但对于子女的抚育、家庭的照顾理应得到丈夫的尊重;而白爷爷则认为,家庭的全部收入都是由他挣得的,张奶奶毫无贡献,对家庭的财产更是没有处置权。

    厘清这一矛盾点后,李芳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的方法对两位老人展开说服工作。但理论听上去简单易懂,实际操作起来却难上加难,在与白爷爷多次交谈之下,李芳发现白爷爷“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无法接受80岁的老伴要跟他离婚并分割他挣得的家产。李芳利用下班时间,邀请二老的子女一起主动上门跟白爷爷聊“新时代与新思想”,用她承办过的真实案例为白爷爷诠释家庭主妇对于一个家庭的贡献和付出,并从法律专业角度向白爷爷说明,婚姻关系一旦确立,那么婚后的每一份家庭收入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张奶奶理应有份,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于法有据。

    功夫不负有心人,白爷爷终于被李芳专业尽责的送法上门服务所打动,在李芳第三次星夜来访后,白爷爷同意了张奶奶结束婚姻关系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要求。

    2022年3月,张奶奶和白爷爷共同签署调解协议,结束了他们57年的婚姻,各自开启了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后记

    送锦旗时,诉讼代理人对小编说,“我从业十余年,与许多法官打过交道,但像李庭长这样,始终笑容以待、和颜悦色的法官却不多见,更遑论主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反复给我们的案件当事人做工作了。这样好的法官仅以一面锦旗相赠,真是难以表达我和当事人内心的感激之情,李芳法官受之无愧。”

    为人温柔、坚定、阳光,办案专业、高效、优质。李芳注重在庭审过程中细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辩论,抽丝剥茧,努力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从庭内到庭外,从上班到下班,从当事人到代理人再到亲朋好友,反复多次、灵活精巧地开展调解工作,以女性法官特有的细腻和坚韧,在平凡的审判岗位上书写独特的瑰丽篇章。

    本案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以调解的方式结案,化解了当事人双方的矛盾纠纷,是我院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有力证明。洛龙区人民法院始终聚焦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急难愁盼的问题,从审判执行工作细节入手,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高效、优质、便捷的司法服务,把司法为民服务落到实处,落在人民群众的心里。


关闭窗口

您是第 9657589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