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姨,我们都准备好了,您下来吧,下楼慢点儿注意安全,别着急,我们等着您。”为减轻当事人诉累,7月14日下午,洛龙区人民法院关林人民法庭在洛阳市洛龙区太康东路街道办事处铁匠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庭审理了一起因分家而引起的房产纠纷案件。
基本案情
张某系荣阿姨的上门女婿。2011年村子拆迁安置时,荣阿姨共分得三套房产,变卖一套后,剩余两套房子,荣阿姨和老伴自住一套,另一套由女儿和张某居住。2015年至2022年荣阿姨的女儿和老伴相继去世,张某选择了再婚,因家庭琐事矛盾纠纷经年累积,张某和荣阿姨矛盾渐深。荣阿姨以张某未对其尽到应尽的赡养义务为由,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对张某居住的房屋份额进行分割。
家门口的法庭,现在开庭
荣阿姨年事已高,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切实化解家庭矛盾纠纷,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关林人民法庭庭长、员额法官常柳决定带队前往荣阿姨所在社区开庭,切实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抬起国徽、端着法槌、背着电脑,常柳带着团队书记员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搭建起简易法庭。庭审中,常柳耐心细致地听取当事人的诉请,从情、理、法的角度详细为双方当事人说明了权利与义务。考虑到房屋分割在现实执行中确有困难,为妥善解决荣阿姨的赡养问题,常柳与双方当事人和参加庭审的其他家庭成员反复协商探讨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
因涉及房屋价值鉴定,以及荣阿姨孙子、张某儿子在外地务工无法返洛等多种原因,常柳宣布庭审结束,择期组织调解。
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诠释担当
巡回办案,迈出去的是脚步,捧回来的是民心。洛龙法院始终坚持积极运用巡回审判等工作模式,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司法服务,打通司法服务最后的“一公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大作用,持续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洛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