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龙区人民法院关林人民法庭与洛龙公安分局关林派出所通过庭所联动协调配合,促使一起因拆迁和家庭琐事引发的健康权纠纷案件成功调解并当庭履行,消除了家庭矛盾,延续了家庭亲情。
涌浪未平,风波再起
石某是李女士的亲姐夫,因家庭琐事,加之在老屋拆迁安置分配问题上意见不合,二人矛盾升级互生怨怼。2023年2月某日晚十点,石某酒后来到李女士家叫骂,暴力破门、损坏屋内用品,并击打李女士额头,公安民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石某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李女士于第二日前往医院住院治疗后,将石某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医疗费、精神损失等费用7000余元。
平衡情理法 案件终圆满
关林人民法庭庭长、员额法官常柳在充分了解案情后认为,一纸判决不但无法化解双方心结,甚至可能加深矛盾,产生一系列新的纠纷,不利于家庭成员间亲情的延续。为弥合亲情、化解矛盾,给类似案件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关林法庭和关林派出所立即启动庭所联动机制,携手迅速介入这起矛盾纠纷,共同开展调解工作。
双方当事人和家庭成员到庭后,常柳和民警刘龙安围绕“亲情”这一关键词,耐心倾听当事人各自心中的不满和抱怨,结合真实案例,悉心对当事人进行劝导,并对被告石某酒后闹事、损坏物品、动手打人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向其宣讲了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从情、理、法三个方面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经过法官和民警的耐心劝说和说服,石某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错误,表示愿意向李女士道歉并进行赔偿,双方当事人终于放下成见,达成一致协议,被告石某向李女士道歉悔过,并当庭向李女士赔偿各项费用4000元。
至此,本案调解履行完毕。
小案件 大民生,洛龙法院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深入探索推进“法庭+派出所”模式,用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释法明理,不仅关注解决纠纷本身,更加注重当事人亲情关系的修复、家庭关系的稳定,用心用情推动案结事了人和,传递司法温情,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