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洛龙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度“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发布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来自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法制报、人民法治杂志社、区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媒体受邀参会。
近年来,洛龙区法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指示精神和上级法院关于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系列工作部署,持续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法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能力水平,为建设法治中国、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筑牢平安稳定根基贡献司法力量。
一是党建引领,将支部建在庭上。围绕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的目标,实现“一庭一支部”,提高基层法庭党员干警的政治能力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法庭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二是精准定位,创建特色法庭品牌。针对科技园法庭所在辖区企业众多,送法进企业,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能动司法服务企业”特色法庭品牌;针对龙门法庭辖区处于著名旅游景点地区的特点,在游客服务中心设巡回点,就地、随时化解涉旅纠纷,打造“旅游法庭”特色品牌;针对李楼法庭辖区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实际,助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的乡村振兴运营模式,培育“乡村振兴法庭”特色品牌;针对关林法庭辖区市场活力充足,小微企业众多的区位特色,找准司法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以公正司法保障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培育“商事快审法庭”特色品牌。
三是“庭所联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共同构建化解基层群众矛盾纠纷联动机制,通过构建“法公联动、法司联调、优势互补、纠纷共解”的“庭所联动”机制,将纠纷化解在源头和诉前,拓宽为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的路径。
四是职能延伸、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在党委领导下,与乡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基层调解委员会、村委会等建立对接机制,对辖区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实现矛盾纠纷三级筛查,共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做好诉源治理,积极融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网络。
五是因地制宜,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人民法庭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完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提升法庭诉讼服务水平,打造便民利民的新时代服务型人民法庭,努力解决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六是多方宣传,助力辖区平安建设。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咨询,为乡镇、社区干部上法治课;定期举办法庭开放日活动,让群众走进法庭,近距离地感受法律的权威;结合“四官下乡”、“结对子”等方式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巡回宣传,定期向社区发布典型案例,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推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是促进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下步工作中,洛龙区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11236五年发展规划”,强力推进“枫桥强基”工程,在市中院有力指导、区委正确领导下,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见效,为乡村振兴和洛龙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