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咱法院和法官,让我们有处诉苦、有地儿说理,帮我们解开了心里的疙瘩!”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洛龙法院“法院+高校”双向赋能工作站、“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等调解工作室投入运行后成效初显,不仅以家门口的调解室为案件诉讼当事人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纠纷解决方式,更直接推动了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源头化解,进一步拓宽了多元解纷新路径。以“11案调”促“27案消” 劳动争议实质化解!——“感谢法官为我们设身处地考虑,帮我们工友把所有问题一次性都解决了!”
——“谢谢法院搭建的调解平台,感谢法官奔波协调,这次近40个案件的圆满化解,对我们企业今后的规范经营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近日,洛龙法院科技园法庭通过“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成功调解11起劳动争议案件,并通过这系列案件的调解,促使还未进入诉讼程序的后续27起案件一次性彻底化解,最大限度地解约了司法资源和当事人诉讼成本。洛阳某企业因经营发展困难,拟裁员40余人。工友们分别按照入职年限、岗位津贴等与企业拟定了裁员补偿协议。但协议签订后,工友们却迟迟未收到补偿金。多次催要未果后,工友们提起劳动仲裁,后向法院提起诉讼。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李金双立即联系区总工会,在专业调解人员的配合下,多次前往被告企业聚焦案件焦点问题释明法律依据,引导企业积极配合解决赔偿金问题。化解过程中,李金双就企业规范经营、有效化解诉讼风险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企业依法经营意识,提升企业法治观念。经过多轮多次反复调解,最终企业向11位工友支付了补偿金29.5万元,同时向还未提起诉讼的剩余27位工友支付了补偿金79万元,至此,近40起劳动争议纠纷一次性彻底解决。法院+高校 耐心沟通解心结 离婚纠纷终化解——“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争吵,确实是没办法继续过了,感谢法官和张老师让我们能够以这种和平的方式分开,这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局。”近日,洛龙法院李楼法庭联合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依托“法院+高校”双向赋能工作站温情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妥善化解了纠纷,让一个破碎的家庭有了新的开始。小美和小帅是一对年轻夫妻,婚后因频繁争吵致使夫妻感情失和,小美将小帅诉至法院,要求解除二人的婚姻关系,并对子女抚养权及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配。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李雪通过分开约见当事双方了解到,二人均同意离婚,但对子女抚养问题和财产分割问题分歧较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在此情况下,李雪认为,婚姻家庭纠纷的妥善解决,不仅关乎当事人合法权益,更涉及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绝不能简单一判了之,而更应该注重处理的方式方法,最佳的方法还是在尊重婚姻自由的前提下,通过调解消除双方当事人的敌对情绪,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真正化解矛盾纠纷。为此,李雪特邀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正处级组织员张姣云一起,通过“背靠背”与双方沟通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子女成长、平衡双方利益等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释之以法,引导双方“眼睛向内看问题”,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最终,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沟通,双方逐渐放下了心中芥蒂,决定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关键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署了离婚调解协议。
下步工作中,洛龙法院将继续坚持以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为目标导向,进一步加强多方联动协作,打造人民群众“信得过、叫得响”工作室品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各工作室的受益者,使“有矛盾,找调解”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为基层社会治理绘就“三源治理”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