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关林法庭:倾情调解 变“困境”为“双赢”

发布时间:2025-02-19 16:20:28



    洛龙法院关林法庭持续加大涉民生案件调解力度,以案件调解+当庭履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1000万!调解结案!

    原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被告某商业管理公司双方于2021年签订商铺租赁合同,原告按照合同如约交付房屋,被告支付了保证金及首期租金,后被告因自身原因一直拖欠租金未按期支付。原告遂向被告发送《退场通知函》,但被告签收后仍拒绝缴纳租金和办理退租。原告以被告根本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租金、逾期付款违约金、房屋占有使用费等合计近1000万元。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李伟强先后在庭前、开庭时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因双方对案涉数额争议较大,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李伟强认真研判后认为本案案涉金额巨大,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只会致使矛盾激化,而且,案件久拖不决不利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因此,调解仍是本案的最优解。定下工作思路后,李伟强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沟通调解方案。最终,在李伟强的不懈努力下,经过7个小时的沟通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双方均同意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由被告向原告支付部分租金,案涉房屋装饰装修归原告所有。至此,这起大标的额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劳动争议巧调解 实现双赢促和谐

    原告于2022年入职被告公司,2023年被告公司因经营困难将原告辞退,并补发了之前欠付的工资,后原告不服仲裁裁决,将被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公司支付经济补偿1.6万元。劳动争议案件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吴潇菲立即与原被告取得联系,认真听取双方的诉求和意见,了解到原被告双方对劳动关系无异议,但目前公司经营状况确实困难。考虑到实际状况,吴潇菲决定采取更为灵活和务实的调解策略,争取帮助原、被告双方解决难题。庭审前经过多轮调解,始终无法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庭审结束后,吴潇菲依然不放弃,继续对原、被告反复劝导,理清法律关系,分析利弊,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被告当庭向原告支付1.2万元经济补偿。本案以调解的方式结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双方减轻了诉累,变“困境”为“双赢”。

    法院调解有力度,司法为民有温度。新的一年,洛龙法院将秉承司法为民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与手段,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法院力量。


关闭窗口

您是第 9623764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