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李楼法庭: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 以调解化纠纷促和谐

发布时间:2025-02-28 09:23:49


    2月27日,李楼法庭成功化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被告当庭向原告支付劳务费用5.8万元,双方握手言和,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法律效果。

    案情回顾

    2022年8月原告某建筑劳务公司与被告某旅游开发公司签署《施工协议》,约定由原告提供强夯施工劳务,被告根据原告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结算。施工完成后,双方就劳务费用结算问题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劳务费用及逾期付款利息。

    案情复杂 一波三折;抽丝剥茧 圆满化解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李雪通过查阅卷宗发现案涉账目错综复杂,便立即通过电话、微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了解案件实际情况,但因双方经济往来较多、支付主体混乱、账目混杂,双方仍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庭审中,通过法庭调查和询问,承办法官发现案涉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劳务承包及结算还涉及第三人。在追加第三人后,李雪从双方提交的大量繁杂的转账记录及相关证据中抽丝剥茧,逐一进行对比核算,梳理出了双方的转账脉络。经综合研判分析,李雪认为本案纠纷的引发,系因原、被告账目没有核算清楚,因而导致双方对劳务费用争议较大。由于原、被告之间并无其他矛盾纠纷,因此,本案通过调解成功化解矛盾的可能性较大。二次开庭后,李雪积极组织三方进行账目核算,在庭审、庭后多次组织开展调解工作,通过反复向原、被告示明利害关系及法律后果,与原、被告多次沟通并核算清楚账目后,双方均表示愿意各退一步,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签订当天,被告向原告当庭支付劳务费5.8万元,原、被告握手言和。

    法院调解有力度,司法为民有温度。下步工作中,洛龙法院将始终秉承司法为民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调解贯穿案件办理各阶段、全过程,在掌握案件事实与矛盾根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调解效能,做到对症下药,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闭窗口

您是第 962459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