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洛阳市洛龙区法院审结了一起七旬老人离婚案件。由于这是该院受理的涉案年龄最大的一起离婚诉讼,承办法官从人文主义关怀出发,进行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劝解工作,最终使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
原告李老汉现年已经72岁。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加之特别注重养生保健,其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几岁。李老汉心态好,生活好,一切似乎都表明他非常幸福。但他却在2013年将陪伴自己40余年的结发妻子刘老太告上了法庭,要求离婚。承办法官接案后,对于这个极其反常的离婚案件非常重视。因为像李老汉这个年龄,正是子孙绕膝、尽享天伦的金色年华。此案件一旦处理不慎极易造成家庭不睦,亲人反目。有鉴于此,承办法官以原告入手,从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伦理及善良风俗角度出发对原告进行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沟通调解工作。最终李老汉被法官诚恳朴实的工作态度所感动,顾全大局选择了撤诉。
孰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原被告长期积怨,李老汉撤诉六个月后,又以夫妻感情完全破裂为由再次将刘老太诉至法院,承办法官依然是李老汉第一次诉讼时的承办人。再次接手案件后,承办法官压力很大,通过沟通,了解到原告此次离婚的决心非常坚定。在反复劝说原告撤诉无果且多次联系被告刘老太,但其碍于面子拒不到庭的情况下,承办法官不顾工作的繁忙辛劳,多次到被告刘老太家中做其思想工作。刘老太面对法官大诉衷肠,痛哭流涕,斥责李老汉道德败坏,不顾脸面,不要亲情。承办法官一边静静聆听刘老太的倾诉,一边和刘老太唠家常,拉近和刘老太的距离,一边向刘老太解释相关法律法规。经过耐心细致的劝说,最终刘老太被承办法官的一片坦诚所打动,同意进行调解。
2014年5月7日,原被告双方最终协议离婚。李老汉和刘老太手持调解书走出法庭时,是手挽着手互相搀扶着走出去的。看到此情此景,承办法官唏嘘不已---原来调解工作,竟有如此良好的社会效果。。
刘老太是明事理的,她逢人便说,没有见过态度这么好的法官;刘老太是懂法律的,她逢人便夸,洛龙法院的法官业务水平高,对法律政策理解的透彻;刘老太是善解人意的,他对承办法官说本来打算把这个离婚官司拖他个一年半载的,一审不行二审,二审不行再审,但最终基于对李老汉的爱,她选择放手;刘老太又是时髦的,他给洛龙法院法院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他要为承办法官点一个“赞”,为能遇到这样一个真心为人民群众服务着想的好法官倍感感恩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