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中旬的一天,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今日说法》栏目播发了这样一个案例: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的小曹在帮朋友追小偷时,小偷慌不择路,车翻人亡。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在节目中说:追小偷致人死亡,这个案件如何定性?如何判决?洛龙区法院经过缜密的审理,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审理这个案件的负责人,就是当年洛龙区法院最年轻的女法官李凌,现在,她是该院少年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在刑事审判岗位一线工作近十年来,她先后办理各种刑事案件四百余件,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分子近千人,她在工作中不断丰富办案经验,她办理的案件,上诉少,发还改判率低。
“对因邻里纠纷等原因引发的刑事案件,一定要注重调解,全力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必须给予严厉打击。”年仅33岁、看似娇弱的李凌谈起工作语气铿锵:“作为一名法官,就要全力维护正义。要刚柔相济,既要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在严惩违法犯罪分子的同时,也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工作中,李凌注重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她办理的案件多次受到上级的肯定、赞扬,她办理的典型案件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河南法制报》、《大河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刊发,对同行起到了示范作用,也对世人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依法定案,无私无畏
2009年夏天,李凌所在法庭受理了一个三人团伙抢劫的案件,但看似简单的案件却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这引起了她的警觉:“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案件却要反复侦查?这个案件不简单”。
果然,开庭时,三名被告人如她所预想的那样,再次翻供而且气焰极其嚣张,辩护律师准备了充分的证据,并且一再用煽动性的语言鼓动被告人及其家属的情绪,庭审现场顿时剑拔弩张。李凌看此情形,当机立断宣布休庭,将辩护律师和公诉人叫到合议室,要求双方依照许可发言,不得有过激或是情绪化的语言出现,然后又回到庭审现场,再次强调法庭纪律,并将行为过激者驱逐出法庭,庭审才顺利进行。三个小时的庭审终于结束了,正当准备休庭时,第一被告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谁敢判我,老子就对他不客气!”
顿时无数双眼睛转向审判长,而这时李凌并没有因被告的嚣张气焰而胆怯,她平静而坚定地说:“待合议庭评议后另行宣判,现在宣布休庭,将被告人押下去。”
事后,有同事问她当时怎么想的,她轻轻一笑:那能想什么,邪怎么能压正呢?最后,经过对证据的重新核实,这三名抢劫犯受到了应有的刑事处罚。
2010年,李凌受理了一件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拿到卷宗她一看:这不是前一段发生在我们单位门口骑摩托车追小偷却把人弄死的事吗?案情是:货运部的小曹为了帮同事追回被偷的电动车,与他人共驾一辆摩托车追赶,谁知道速度过快,小偷驾车不稳,车翻人亡。而公诉机关指控的是小曹犯故意伤害罪。看完卷宗,李凌陷入了沉思:如果判不好,将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既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发生,同时考虑到小偷的生命同样有价值,也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经过再三考虑,她决定首先对双方进行调解,这是化解矛盾最有力的办法。后来,经过十多次的协商,小曹的家人终于同受害人的家属达成了赔偿协议。最后,在案件的定性上,李凌认为:小曹当时急于追回同事的电动车,应当是预见不到他的行为会导致被害人死亡,这属于过失,而不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在看守所里,当小曹拿着盖有洛龙区法院鲜红大印的判决书,看着上面清楚地写着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时,他的眼里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激动地对李凌说:姐,我相信法官。
那一刻,她一个月来的辛劳、奔波、疲惫都已烟消云散,她分明感受到老百姓对人民法官的感激和信任,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法官的光荣与自豪!
刚柔相济,情法相融
2011年,李凌被调至少年刑事审判庭工作。她不光审理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案件,也要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案件。除了办案外,她同时又多了一项工作——给孩子们讲法制课。每一次上课,她都精心备课,设想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给孩子们上法制课,让她更多的了解当下青少年的想法,也给她日后审理未成年案件带来很多启示。
去年冬天,李凌受理了一件六名未成年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案件。被害人与六名被告素不相识却身受多处刀伤,其中一刀致其脾脏破裂,下手之重,根本无法让人相信这是几个十六、七的孩子所为,起因也只是因为两瓶啤酒。
发起诉书的时候,她去看守所里见这六个孩子,其中一个叫小杰的,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又小又瘦,白白净净的脸上多了一份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冷漠。经过了解才知道:小杰在十二岁时父母离异,后来跟随母亲到继父家生活,原本性格开朗、热情活泼的小杰慢慢变的沉默,整天不是旷课,就是打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小杰的妈妈每次见到李凌都哭着说:“李法官,求你救救他。”“我会的,我一定会帮他,但是真正能帮他的是你呀”。看着小杰妈妈一脸迷茫,她给小杰妈妈分析了小杰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告诉她温暖的家庭、轻松的生活环境才是彻底挽救孩子的最好办法,一次犯罪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改邪归正,同样能有美好的未来。
在案件审判中,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目的,六名少年全部被判处缓刑。案件虽已审结,但大量的法庭外延伸工作才刚刚开始。小杰的妈妈突然找到李凌,说小杰就要被学校开除了,为了挽救小杰,已怀孕七个月的李凌挺着大肚子来到小杰家,与他谈心,化解抵触情绪。后来,又多次找到小杰所在学校的校长,说明小杰的情况,校长终于同意暂时收回对小杰的处罚,留校观察。如今,小杰已经顺利高中毕业,昔日灿烂的笑容也渐渐回到他稚嫩的脸上。
涉及未成年人的抚养权案件也是李凌主要办理的案件类型。有一个同居关系子女抚养权纠纷的案件,原被告双方都是标准的85后年轻男女,一见钟情后坠入爱河,并生育一女,后来感情不和,分道扬镳,1岁多的小女孩一直跟随母亲在姥姥家生活。因为是非婚生子女,现在连户口也上不上去。小女孩的妈妈为了讨个说法将昔日的爱人告上法庭,要求他支付小女孩的抚养费和当时出生时住院医疗费。
拿到案件后,李凌先通知男方过来询问意见,小女孩的爸爸见到她后,态度很诚恳,认为自己应当承担抚养义务,同意支付抚养费,但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希望能减少一些费用,对当时生孩子产生的医疗费也愿意支付一半。
但正当李凌感觉到有调解的希望时,再次见面他的态度却180度大转弯,要求减少抚养费,医疗费一分也不愿意拿。
李凌把双方分别叫到两个办公室,先让各方的律师做当事人的工作,让他们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谈。通过律师的努力,双方基本上有了调解的基础。又经多方商谈,他们终于同意签下调解书。
公正判案 廉洁为民
有一次李凌审理了一件盗窃转化抢劫的案件,被告人年纪轻轻却不务正业,整日游手好闲,骑着电动车四处寻找作案目标,在一次盗窃电动车时被群众发现,当场使用暴力抗拒抓捕。被告人的母亲每次见到李凌总是数落着儿子的各种劣迹,恨铁不成钢。但救子心切的她仍不时向李凌暗示着各种信息,又是通过熟人请客,又是送来新鲜的小玩意。李凌每次都是婉言谢绝。告诉她这样做不但违反了纪律,还有可能构成犯罪。但是这位母亲却毫不理会,一次直奔办公室,扔下一万块钱就走,李凌立刻叫住她,明确告知她:“你现在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之前我已经多次告诉你,如果你还是坚持,我就将钱送到纪检部门,请你把东西拿走。”她看李凌如此坚持,明白在救儿子的这条路上,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只好将财物拿走,并且再也没有出现上述的行为。
今年5月份,李凌受理了一件兄弟俩共同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案件。因为还没有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兄弟俩都在看守所里羁押。俩人的父亲见到李凌就不停的流眼泪,诉说着家中的不幸。
看着老人黝黑的脸庞,深深的皱纹,李凌也很同情。就在她给老人做完工作,送他出门时,老人突然拉住她的胳膊,强塞给她一个大信封就转头跑了,她一下就反应过来,是钱!她赶忙追上老人,把信封送还给他,谁知他坚决不要,两人就在楼梯上不停的推来推去,费了很大力才把老人劝走。不料第二天上班,李凌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老人突然进来,把那个信封扔在李凌的桌子上就跑,并将办公室的门拉上阻止她的追赶。
这次李凌没有再去追赶老人强行把钱还回。她决定换一种方法,让老人明白:法官都会公正的处理每个案件!于是她先将信封收好,专注于案件的调解和审理。终于经过多次的努力,双方终于在宣判前达成了和解协议。
就在老人即将离开法院时,李凌走过去,拿出那个装着他“心意”的信封放到老人手中。老人拿着信封,眼里充满了诧异,既而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李凌亲切地对他说:“大爷,这个你收好,这下放心了吧,我们都会公正处理的,与对方和解了,对两兄弟就是最好的从轻理由,比给什么都强。”
“干了这么多年的刑事审判,送红包请客这种事遇见不少,但每一次都必须拒绝。”李凌说 “作为一名法官,作为一名党员,如果收了原告或是被告的财物,你就会在法律的天枰上倾斜,这样做,不仅违背了党的宗旨,败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司法公正,更重要的是损毁了群众对党员的信任!”。
李凌说,她知道人民法官心中有一个天平,它不偏不倚;每一次公正审判只为了老百姓心中的那份期盼,只为老百姓一颗赞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