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3日至5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大会,深刻阐述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充分体现了对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对网络空间发展治理规律的准确把握,对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发展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真诚愿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描绘了新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蓝图。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萌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要实现新发展,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推动信息科技与司法审判深度融合,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主动拥抱现代科技,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人民法院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并将其与司法体制改革一起作为推动法院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智慧法院建设,解决了司法领域一系列长期想解决而通过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促进了审判质量效率、队伍能力素质和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提升。推进法院专网建设,全国所有法院和派出法庭全部接入专网,实现“一张网”办公办案,共同使用“法信”等审判辅助系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力促进裁判标准的统一;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司法公开平台,有力破除司法神秘主义,切实保障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设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有效破解制约执行工作的查人找物难题;探索实施网络司法拍卖,显著提高成交率和溢价率;多数法院建成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诉讼服务大厅,开通诉讼服务网,实现网上立案、缴费、质证、庭审、送达等功能,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诉讼服务。11月23日,全国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正式开通,必将进一步提升减刑假释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水平。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有关单位在14个省市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工作,充分运用信息科技,创新互联网时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1(2017)》指出:“以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智慧法院已在全国法院生根发芽,促进了人民法院工作向服务便捷化、审判智能化、执行高效率、管理科学化、公开常态化、决策精准化发展,为2017年底总体建成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初步形成智慧法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永无止境,未来激动人心。大数据、云计算方兴未艾,大数据的积聚、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融合,有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推动构建高速率、广普及、全覆盖、智能化的下一代互联网,必将促进互联网演进升级和健康创新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创造更多互联网时代的传奇。过去五年,人民法院在建设智慧法院的道路上,积极适应新时代要求,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取得明显成效。面向未来,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政治优势和体制优势,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逐步建成和完善,电子诉讼将全面推广,智能支持将广泛运用,阳光司法水平将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显著增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当事人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完成立案、缴费、参加庭审、查询案件进展和判决结果将成为常态;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全面深化,有效模拟、延伸、拓展人在司法实践中的行为,使司法场景更加智能、更为智慧;法官可运用人工智能系统,随时查阅相似案件和相关法条,公正高效作出判决;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工作量将会随着庭审语音识别软件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完善而大大减轻;失信被执行人将在更加精细化的互联互通查控系统下原形毕露、无处藏身,等等。在为案件审理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智慧法院建设还将使司法案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和社情民意“风向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将通过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司法大数据应用,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促进公正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在法院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新时代的人民法院,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脚踏实地、改革创新,不断推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加快建设智慧法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引领时代潮流的审判运行新模式,运用信息科技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更好服务法官办案、服务司法管理、服务人民群众,促进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让互联网之光照亮新时代人民司法事业新征程,让新时代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